德总理访华释放友好信号,抵制新疆棉的阿迪达斯随行引起网友关注
德国总理朔尔茨昨天开始了他的首次访华之旅,和他一起同行的德方经济代表团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。根据德国媒体之前的报道,德国有100多家公司申请了参加这次访华随行,最终12家获准,这12家德国企业分别是巴斯夫、瓦克化学、大众、宝马、默克、拜耳、拜恩、德意志银行、Geo Clima Design、西门子、喜宝、阿迪达斯。这次访问无疑表现出了德国工商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。
名单上的德国企业可以说是企业中的豪华阵容,每一家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。但是其中的阿迪达斯也引起网友们的特别关注!
2020年10月,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(BCI)发布了新闻稿,宣称新疆地区存在“强制劳动”和其他“侵犯人权”的现象。随即一些企业便以所谓的“强迫劳动”为借口,提出“抵制新疆棉花和纺工厂”。德国企业阿迪达斯也表示支持BCI的“倡议”,并且不再对出产于新疆的棉花予以认证,不再使用新疆棉花。
面对这种“莫须有”的栽赃,中国的消费者们同仇敌忾,对这些企业自发进行了抵制。新疆棉花事件后,阿迪达斯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,营收便立即下跌了16%。面对营收下跌,当时的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罗思德依然信心十足,认为过上一段时间,中国消费者就会忘了这事,阿迪达斯将会再次创造辉煌。但是,在爱国消费者的坚持抵制下,阿迪达斯并没有迎来复苏。根据品牌公布的数据,阿迪达斯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大中华区销售额下跌了35%,而且这已经是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业绩下滑的第5个季度了。今年10月21日,阿迪达斯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,净利润为 1.79 亿欧元,同比暴跌 62.6%,同时,毛利率也下滑至 49.1%。惨淡的业绩曝光后,阿迪达斯股价也随之持续下跌,今年以来阿迪达斯股价累计下跌超 60%。
因为惨淡的业绩,首席执行官罗思德承认阿迪达斯在中国犯了错,但是他们依然认为疫情才是营收大跌的主要因素。截至目前为止,阿迪达斯依然没有恢复使用新疆棉花,而且也没有为抵制新疆棉花的事情而道歉过。
这次阿迪达斯随行访华,也表现了阿迪达斯不想失去中国市场。但是,坚持抵制新疆棉花、拒绝道歉的阿迪达斯真的能扭转在中国市场颓势吗?
耐克、阿迪这些抵制新疆棉花的企业占据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缩小,安踏、鸿星尔克等的国内运动品牌也随之迅速崛起。中国的市场足够广阔,而且大部分消费者也具有爱国情怀,这些也为国货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。
不管外国企业是否继续对中国表达好感,还是得坚持发展自己的企业。当然,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国货得崛起,还是要增强自主研发能力,积极创新。只有把产品做起来,品牌立起来,积极走出国门,去和其他世界优秀品牌竞争,去抢占世界市场的份额,才是正道,才是王道!